一、细胞起源与来源 1.来源背景:SNU-398细胞系源自韩国患者的肝癌组织,于1996年由首尔国立大学建立,属于低分化肝细胞癌(HCC)模型[1][2]。 2.病理特征:原始肿瘤组织呈低分化形态,细胞表现出非典型上皮样结构和高侵袭性。 二、生物学特性 1. 形态与增殖特性 形态学:呈纺锤形或多边形,贴壁生长能力弱,易形成悬浮聚集[1]。 增殖依赖:高度依赖精氨酸(Arg),SLC7A1基因介导的精氨酸摄取是其增殖关键[4]。敲低SLC7A1显著抑制增殖(p0.05)[4]。 2. 分子特征...
一、细胞起源与来源
1.来源背景:SNU-398细胞系源自韩国患者的肝癌组织,于1996年由首尔国立大学建立,属于低分化肝细胞癌(HCC)模型[1][2]。
2.病理特征:原始肿瘤组织呈低分化形态,细胞表现出非典型上皮样结构和高侵袭性。
二、生物学特性
1. 形态与增殖特性
形态学:呈纺锤形或多边形,贴壁生长能力弱,易形成悬浮聚集[1]。
增殖依赖:高度依赖精氨酸(Arg),SLC7A1基因介导的精氨酸摄取是其增殖关键[4]。敲低SLC7A1显著抑制增殖(p<0.05)[4]。
2. 分子特征
癌基因表达:
展开剩余88%高表达癌胚基因SALL4A(约450倍)和SALL4B(约270倍),与侵袭性正相关[2]。
过表达TATA-box结合蛋白(TBP)促进上皮-间质转化(EMT),增强迁移和侵袭[5]。
非编码RNA调控:
RAB11B-AS1(lncRNA)高表达促进增殖和转移,其敲低可抑制迁移/侵袭并诱导凋亡[6]。
miRNA-124通过下调ROCK1抑制UCA1(lncRNA),抑制增殖[7]。
3. 信号通路
Notch通路:SKA3基因激活Notch信号(NICD、Hes1上调),维持干细胞样特性[8]。
代谢特征:肿瘤微环境缺氧比例高,可能影响化疗耐药性[9]。
三、培养与储存
1.培养基:推荐使用RPMI-1640+10% FBS+1% P/S[3]。
2.传代与冻存:
传代比例1:2-1:4,消化时间≤3分钟(0.25%胰酶)[3]。
冻存液:30%基础培养基+60